通過挖掘600多年盆窯歷史文化,張家口萬全區萬全鎮盆窯村建起藝陶小鎮,集合古陶燒制遺址等景觀發展鄉村旅游,讓原來的貧困村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增收之路。
游客在用陶器裝飾的圍墻前拍照。
陶器生產由盛到衰
走進萬全區萬全鎮盆窯村,仿佛走進一個用陶器裝飾的村莊。
數十年前人們普遍使用的缸、罐等構建而成的水榭,用壇、壺等裝飾的街道圍墻,街道上隨處可見的大水缸,讓第一次來到這里的人們感到十分好奇,村莊緣何被陶器點綴?
史永珍,盆窯村黨支部書記。他介紹,盆窯村原名“賀家窯頭”,該村的盆窯文化已延續了600多年。
據說,明代修建萬全右衛城時,工匠們在盆窯村燒制城磚。萬全右衛城建好后,工匠們并沒有離開,而是在盆窯村留了下來,憑借燒窯的手藝,在此謀生繁衍,工匠們從燒制城磚改變為燒制百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缸、壺、罐等陶器。
從明代至清朝,盆窯村民一直沿襲著燒制粗陶器具的傳統。解放后,盆窯村民推著木頭轱轆車到市區售賣陶器,市區居民使用的罐、缸、壇、壺、盆等粗陶很多都是盆窯村生產的。這種熱鬧的情景一直持續到改革開放,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,市民不再使用這些粗陶,村里的陶器生產也漸漸黯淡下來。
用陶器構建的水榭 “騰籠換鳥”建民宿
“過去盆窯村有一種怪現象:村民雨天穿好鞋;晴天穿壞鞋。原因是村里的土壤都是粘土,一下雨路就特別泥滑,若不穿上一雙好鞋,鞋就會陷進泥濘里?!笔酚勒湔f。
盆窯舊村建在半山上,村民飲水困難,居住條件差。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村民開始搬遷,歷時10年才完成了整村搬遷。2016年建設美麗鄉村,盆窯村的村容村貌大為提升。土路鋪設了地磚,臨街村民房屋墻壁進行了粉刷,街道兩旁栽種了樹木……在美麗鄉村建設中,村中的養殖場與美麗鄉村建設格格不入。
村里的養殖場占地25畝,村里50多戶村民家的牛都集中在養殖場養殖,到2017年時,養殖場僅剩下七八十頭牛。由于養殖場離居民區近在咫尺,一到夏天,養殖場臭氣熏天,蒼蠅滿天飛,影響了村民的居住質量,后村里決定不再開辦養殖場,“騰籠換鳥”引進新的發展模式。
盆窯村通過招商引資,對養殖場進行上檔升級。王玉東,佑衛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。2018年,他從哈爾濱來到盆窯村,看到村里街道整潔,上下水入戶,增強了投資信心,他跟村委會協商,租賃原養殖場的場地,投資建設旅游民宿,村里希望投資商能夠挖掘盆窯文化,打造藝陶小鎮,吸引游客觀光,從而走鄉村旅游發展之路。
“目前,我們已建設了50套民宿,今后還要建設40套民宿。藝陶小鎮的民宿為六七十平方米、100平方米等不同面積的獨立小院,游客可以食宿在小院內。民宿有上下水,引進天然氣并將開通,冬天還能提供暖氣?!蓖跤駯|介紹。
游客游覽盆窯村。
陶藝小鎮有40畝生態采摘園,種植了黃瓜、西紅柿、西瓜、香瓜等果蔬,不上農藥和化肥,游客來了以后,可以采摘果蔬,在民宿里做飯住宿。
目前,來藝陶小鎮旅游的大都是自駕游客,以及學生的拓展活動。公司與北京途家、文旅公司合作,每周為藝陶小鎮輸送京津兩地旅客。
值得高興的是,村里還有兩三位老人熟悉陶藝工藝。公司建設了200平方米的陶藝體驗館,可以同時接納三四十名兒童開展陶藝學習與體驗。今后還可以對該村的陶器上擋升級,現在一個陶藝茶杯在市場上可以賣到20元,很受消費者歡迎,這是陶藝小鎮產業發展的一個方向。史永珍認為。
現在,有四五位村民在藝陶小鎮打工,每人每年可以有數萬元的收入。今后公司經營的藝陶小鎮贏利后,10%歸村委會,作為村集體收入。
流轉土地掙租金
盆窯村將1000畝土地流轉出去,涉農企業得到土地后,集中種植西蘭花,涉農企業按照每畝地700元或800元支付村民土地流轉費。村民在涉農企業里打工種植西蘭花,女工日工資120元;男工日工資150元?!斑@兩天地里正在收獲西蘭花,涉農企業每年種植兩茬西蘭花,從5月至10月底村民都可以在企業菜地里打工?!笔酚勒湔f。
除了流轉出去的土地,村里還有500畝土地,盆窯村有村民206戶517人,村民主要種植鮮食玉米,該村的鮮食玉米為訂單銷售,村民不愁銷路。村里種植的鮮食玉米畝產1噸至1.5噸,主要有2個玉米品種:一個為“彩糯”,每斤可以賣到0.8元;另外一個品種為“萬糯”,每斤賣到0.6元。
盆窯村原是貧困村,建檔立卡貧困戶154戶,去年脫了貧,現村里只剩下貧困戶1戶2人,今年將實現全部脫貧。
走進村民史永年的家,他今年72歲,老伴68歲。他們養育了兩個兒子,大兒子在萬全教書;二兒子在北京打工。他家有十多畝地,其中7畝地進行了土地流轉,流轉給涉農企業種植西蘭花,他每年可獲得土地流轉費4900元。
他家的4畝地種植了鮮食玉米,每畝地可收入1500元。史永年還受雇于當地的一家農業企業,擔任鮮食玉米經紀人,該企業每年給他三四千元工資。村里65歲以上老人都有養老金,每月108元,他和老伴都享受。
史永年患腰間盤突出,下地干活越來越困難,老伴患有糖尿病和腦梗,到市區醫院治療花費了不少錢?!昂迷诩依镉泄潭ㄊ杖?,才做到生活不用愁?!笔酚滥旮嬖V。
該村離802軍事演習場地不遠,開車二三分鐘即可到達。村里有古城遺址,殘磚碎瓦俯仰可得,磚的大小厚薄不一樣,瓦卻是齊整的。村里有600年的古陶燒制遺址。另外還有狐神廟、南塔堡等景觀。該村還種植了30畝薰衣草。
到了夏天,游客在藝陶小鎮玩陶藝,品嘗咖啡、冷飲,然后在薰衣草地里拍照,參觀802軍事演習場地、參觀古陶燒制遺址,通過發展鄉村旅游,村里獲得了可持續發展。(記者魏民 通訊員李旭東、康怡)